专家观点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是首批成立的全国的 25 家高端智库之一,也是唯一一家金融类专业智库,多年来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当中不断摸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智库需要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智库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人才从选拔、培养到使用整个的过程,要有灵活性,吸纳相关机构的各种资源,不能关起门来办智库。同时要同相关的决策部门、兄弟研究机构、高校、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人才当中既要有丰富的决策咨询机构的科研领军人才,要有深耕一线的实践人才,要有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多层次、开放式、 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智库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需要完备的人才梯队。领军人物对当前重大的理论热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起到定向把舵的作用;实际的重大研究由中青年骨干牵头,带领一批青年学者干中学、学中干,最终形成的智库成果由领军人物带领学术委员会把关指导。以智库研究带动人才梯队建设,这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智库建设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智库除了完成国家交办的各项重大研究任务之外,也肩负着培养一批智库人才的重任,智库机构应该承担起对青年人才从选拔到培养、到使用全过程的责任。

第四,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度,打造智库人才蓄水池。智库单位应利用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流动工作站吸纳、选拔、培养人才, 把一些重大项目、长期基础性项目作为博士后的选题项目,专门招收青年科研人员从事两年左右的跟踪研究,对其中综合素质高、成果突出的博士后作为固定人员引进到智库工作中来。此外实验室和各类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建立起了博士后联合招收机制,促进了智库研究、 实践与政策有机融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五,智库人才培养联盟能够有效促进知识共享、人才共享,开展跨机构跨学科的任务研究。未来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发挥好联盟的作用,大家的专业背景、人才队伍是不一样的,当自身的人才队伍难以满足承接研究任务要求,联盟为大家提供了人才共享的平台,不一定是人才真正的调度,是说使用上可以共享。

第六,智库人才培养要建立智库人才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体系,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方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扎实的智库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