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上午,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智库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智库人才培养联盟主办,战略咨询院智库科学与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联盟执委会和秘书处的相关代表现场参会,近百名联盟单位成员代表线上参加,共同探讨智库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新路径。联盟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颖研究员,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正司级)宋葛龙研究员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总体研究所所长赵晨光研究员分别主持会议开幕、工作报告和主题研讨环节。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战略咨询院院长、国科大公管学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为会议致辞。
潘教峰在致辞中表示,联盟成立两年来,在构建智库学科体系、探索智库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学科体系,建立了智库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智库研究与人才培养带来挑战,我们需要注重底层逻辑,注重机理探索,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变局,实现智库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报告环节,联盟秘书长、战略咨询院人教处处长李颖明研究员汇报了联盟2024年工作进展和2025年工作计划,启动了《智库人才报告2026》编写工作。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智库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齐让,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总体研究所所长赵晨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蔡礼强,湖北江城实验室主任杨道虹等专家都围绕主题分享了精彩的观点,一致提出要以开放心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发展,积极应对智库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推进新型技术手段与智库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智库人才培养联盟自成立以来,通过促进学科体系、搭建联合平台、开展研讨交流等举措,推动智库人才培养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联盟成员单位将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机制,探索交叉学科创新路径,加强智库人才能力标准与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